• 主页 > 知识问答
  • 2020世界艾滋病日: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教育部发布新通知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是“携手预防疫情抗击艾滋病,共担健康责任”。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2020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持续推进“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也形成常态、形成机制、形成氛围、做出部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 《通知》有哪些要求?我们来看看教育微企业↓↓↓

    《通知》要求,各地学校要重点组织开展三项活动。

    一是发布宣言,开展健康教育。要组织各级校长代表发布校园防艾防艾宣言,组织青年大学生发布防艾防艾倡议并举办签名活动,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当地学校实际情况,及时总结推广有效的防艾教育经验。践行,倡导文明健康行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心理_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的手抄报_心理健康文化

    二是拓展载体形式,统筹推进宣传。要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创新形式开展艾滋病防治视觉教育,将学生的将参与艾滋病防治志愿服务纳入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和学生实践活动。 。

    三是用好宣教资源,增强健康意识。充分利用现有的艾滋病教育平台和教材,开发制作适合当地学校的教材并广泛使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人的观念,增强个人健康意识,有助于了解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高风险行为。

    通过教育微阅读《通知》全文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

    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心理_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的手抄报_心理健康文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部属高等学校、各共建高等学校各部委、各省: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遏制艾滋病蔓延实施方案(2019-2022年)》,部办公厅印发教育和国家卫健委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学校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师生健康中国”,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学校艾滋病防治教育,形成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常态、机制、氛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及总体要求

    我国2020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是“齐心协力预防疫情、抗击艾滋病、分担健康责任”(英文主题为“Global Solidarity, Shared Dresponsibility”)。主题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COVID-19疫情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强团结协作,强化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的“四方责任”,共同应对重大疫情应对COVID-19、艾滋病等全球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 ,为实现艾滋病防治目标、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而努力。

    总体要求是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化新时代学校健康教育,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态化防控相结合,巩固现有防控成果,坚持前进、创新发展。完善制度,强化保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救助、早治疗,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避免和减少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的发生,不断提高艾滋病防治水平。青年学生的健康素养。

    二、活动内容

    (一)发布宣言和倡议,开展健康教育。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组织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中学等各级学校校长代表发布校园防艾宣言,落实学校防艾教育相关要求。组织青年大学生发出抗艾防艾倡议并举办签名活动,倡导文明健康行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心理援助,为全社会抗艾防艾工作作出贡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发布宣传教育活动通知,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后营造防治艾滋病的良好氛围。高等学校应当组织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确定的94所艾滋病防治试点高校将举办艾滋病防治校园研讨会,总结推广高校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教育经验和做法,对该地区其他学校和学生协会的支持。大学医院(门诊部)、中学医务所(诊所)要认真组织开展“世界艾滋病日”相关健康教育活动。

    (二)拓展载体形式,统筹推进宣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结合2020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主题和总体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主流媒体和“两微一终端”等新媒体,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普及知识。高校通过为青少年学生拍摄防艾片或短片、编排情景喜剧、录制系列故事片、文学创作等多种形式,制作有关艾滋病传播机制的信息、对感染者的警示案例、以及避免危险情况和危险行为。抗艾防艾网上展览,开展艾滋病防治可视化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社团和青年志愿者作用,开展青少年学生防艾宣传教育活动,在学校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广泛张贴海报、播放宣传片,让学生参与艾滋病防治志愿者服务包括学生志愿者服务管理和学生实践活动。鼓励大学附属医院发挥优势,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三)利用好宣教资源,增强健康意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充分利用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公众号、健康教育数据库、人民卫生出版社爱卫网等现有艾滋病教育平台和资料,开展艾滋病教育宣传活动。开发制作适合当地学校实际情况的内容。传教材料并广泛使用。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人的观念,增强个人健康意识,提高师生艾滋病检测意识,帮助认识和杜绝传播的高危行为。艾滋病。

    三、工作要求

    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的手抄报_心理健康文化_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心理

    (一)加强多方协作,强化责任落实。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切实增强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狠抓关键环节。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疫情报告和定期会诊制度。在校园防艾宣传教育、重点人群综合干预等方面形成合力,动员学生、教师、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扎实推进校园艾滋病防治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完善工作机制,实施精准防控。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按照《普通高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健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青少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援助、早预防。加强学校艾滋病预防教育和综合干预服务能力,健全学生定期体检制度。高校要把艾滋病防治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艾滋病防治专项教育时间、发放艾滋病防治教育处方等防控措施,积极探索适合学生体质和身体状况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智力发展和认知能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部委属高等学校、各部省共建高等学校要会同媒体报道2020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情况,及时总结情况以及相关活动在其地区和学校的影响。请于2020年12月20日前将活动摘要提交至您的电子邮箱。

    联系人及电话:

    王云、刘丽静,教育部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司。

    教育部办公厅

    2020 年 11 月 11 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qinxichi.com/html/tiyuwenda/9458.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